2018-08-29
境内先秦以来即有塾、私塾,累代不绝,及至元统一后,50户为一社,每社设社学一所,农闲令子弟入学就读。明、清私塾盛行,有豪门世族自办的、有乡民邻里联合举办的,也有读书人自己设馆授徒的。
2018-08-29
近代幼儿教育机构,创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,初名蒙养院、蒙学堂。民国11年(1922)公布的“壬戌学制”中改名幼稚园。在此前后境内幼儿教育开始兴办,多数地方先在县城女子高小附设幼稚科,以后逐步设园。据12年《山西统计年鉴》记载:隰县设幼儿园1所,在园幼儿23人,这是境内幼儿教育单独设园的早期记录。 抗日战争
2018-08-29
小学教育可追溯到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。从那时起,官办和私立的学馆、义塾、社学都属于小学性质的教育机构。近代小学教育制度始于清光绪二十七年(1901),清廷颁布《兴学诏书》,令全国书院改为学堂。各州县书院改办为小学堂。光绪三十年清廷颁布《奏定学堂章程》(癸卯学制)。是年,境内平阳、浮山、洪洞、曲沃、乡宁、隰州…
2018-08-29
清末民国初期 境内最早建立的中学为临汾平阳中学堂。光绪二十二年(1896),由平阳书院改建,地址在城内西街。当时清政府受新学影响,把原有的书院改为学堂,省设大学堂,府州设中学堂,县设小学堂。诏令一下仓促改制,并无实质革新,只改名称,书院山长改称总理(后改称监督),课程依旧以“四书”“五经”为主。
2018-08-29
清光绪三十年(1904)《奏定学堂章程》(癸卯学制)实行后,境内各县兴办新式学堂并开设师范讲习所,短期培训师资。私立洪洞普润中学(教会学校)也附设师范班。民国7年(1918)山西省政府在临汾创建省立第六师范学校,校址在城内鼓楼东大街关岳庙内。学制最初为5年,每年招生1个班。25年一度停办,共毕业学生650余人。10…
2018-08-29
职业教育体制确立于清朝末年,光绪三十年(1904)颁布的《奏定学堂章程》将实施职业教育的学堂称为实业学校。民国2年(1913),中华民国政府颁布《实业学校令》后,境内陆续建立起一批实业学校。